今年以来,高密市积极创新“双招双引”工作思路,坚持科学精准对接,着力招大引强。
一是突出临空临港经济,注重招大引强。借力胶东国际机场,挖掘临空、青潍连接点的地缘优势,从市级层面高标准抓好产业优化布局,抢抓“后疫情时代”产业链重构时机,补足产业发展短板。目前引进中国500强项目3个,其中“5G智慧桥梁监测科研中心”项目现已挂牌营业,到位外资223万美元。
二是发挥园区产业集聚优势。在工业标准厂房、水电、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前“栽好梧桐树”,精准招引龙头企业,配套招引上下游企业,通过一批补链、强链高端项目,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。咸家工业区引进新希望六和集团、中化集团、新疆中泰集团、万科企业等4个500强项目落地建设。
三是优化服务保障,提升产业附加值。提前在土地、位置、政策等招商要素上早谋划、早打算,加强协调联系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,推动项目“落地即开工”。坚持一企一策,推动乐聚机器人、中骏世界城等“四新”经济业态落地;星宇新材料产业园、豪迈第三产业园、泰迅智能建造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。
四是产业招商与招才引智双轮驱动。成立10个招才引智专班,帮助企业对接领域内顶尖科研院校与高端人才,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。通过人才“飞地”模式,加强对两院院士、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引进,推动“智能温控产业项目”“高密红高粱研究院”签约落户。目前全市已引进“健康材料联合实验室”等科研院所合作平台项目7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