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潍坊市坊子区贯彻落实“一名领军人物、一个团队、一个研究院、一个孵化器、一个主导产业、一个产业园区”的“六个一”发展模式,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方式,聚焦产业链培育壮大,依托东北大学(潍坊)先进陶瓷研究院,助推碳化硅行业转型升级,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集聚新动能。
产业发展滞后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
坊子区是国内重要的碳化硅企业集聚地,大大小小的企业四五十家。前几年,主要生产碳化硅陶瓷、碳化硅微粉及超细粉,用于传统行业,如耐火材料,碳化硅陶瓷、磨料磨具等方面,但利润相对较小,碳化硅微粉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硅片的切割,市场前景也不容乐观。虽然形成了以坊子区为中心的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制品生产基地,但是高端产品缺乏、环境污染相对比较严重,依旧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,产品附加值较低,加之专业技术人才缺乏,产品难以实现创新,很难走出去……一系列问题使坊子区碳化硅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。
坚持创新引领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
坊子区碳化硅企业产品单一、科技含量低,怎样才能破解为这一难题,实现转型升级?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东北大学茹红强教授是“碳化硅”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,并与坊子区部分企业有合作基础。坊子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5次带队到东北大学,与校领导洽谈,达成了共建研究院的意向,以“诚心”免除茹教授的后顾之忧,2019年茹教授带领团队在坊子区成立山东东大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,潍坊市坊子区东北大学(潍坊)先进陶瓷研究院正式落地。茹教授带领团队因地制宜,与区内碳化硅企业深入合作,通过共享实验室、免费提供产品质量检测、举办专题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,在技术咨询、突破共性关键技术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,同时推进东大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,加快坊子区碳化硅产业转型升级步伐。目前,在东北大学(潍坊)先进陶瓷研究的技术帮助下,坊子区碳化硅产业在原有结构性陶瓷产品升级换代、市场份额逐步提升的基础上,在功能性陶瓷的研发及产业化上做出了有益探索,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开发出了生物导电陶瓷传感器、晶圆扩散炉晶舟、石墨烯导电块等多项产品,为该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、实现国产替代贡献了坊子力量。
坚持精准服务,汇聚高端人才
坊子区坚持“筑巢引凤聚人才”理念,依托产业汇聚高端人才。积极健全人才管理服务体系,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帮助企业进行人才认定、项目申报,在荣誉推荐、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给予他们最优质、最贴心的服务,为用人主体和人才提供高效便捷服务。以东北大学(潍坊)先进陶瓷研究为“孵化器”,汇集了东北大学、吉林大学等高校在新材料领域的优秀人才,为坊子区引进、培养了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,目前已孵化新材料领域企业3家,引进国家工程院院士、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10余位高端人才,助力新材料产业成为推动坊子区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。
下一步,坊子区将继续坚持“六个一”发展模式,按照以产业聚集人才,以人才引领产业模式,着力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,创新人才激励机制,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,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